育幼园里,自从小麦丰收的喜悦和“金色小精灵”的故事传开后,孩子们对土地的热情空前高涨,小眼睛里总闪烁着对下一次“土地魔法”的期待。趁着夏末清晨的凉爽,我带着这群跃跃欲试的小农夫们,来到了需要“翻新”的种植园。
“小农夫们!”我拍了拍手,指着眼前这片刚收获完、略显杂乱的土地,“我们的‘金色小精灵’去帮助更多人了,现在,这片土地需要休息,也需要准备迎接新的朋友!今天,我们要一起唤醒它,让它变得松软又舒服,好不好?”
“好!”孩子们异口同声,小脸上满是兴奋,仿佛即将开始一场盛大的寻宝游戏。
我简单示范了如何用小铲子松土、如何辨认杂草并连根拔起、如何把大块的土坷垃敲碎。讲解完毕,孩子们便像一群勤劳的小蜜蜂,嗡地一声散开,投入到“唤醒土地”的“魔法仪式”中。
种植园里顿时热闹非凡,充满了生机勃勃的“劳动交响曲”:
玲玲撅着圆滚滚的小屁股,双手紧紧攥住一丛顽固的狗尾巴草,小脸憋得通红,嘴里还给自己鼓劲:“嘿——哟!出来吧,坏草草!”终于,草被连根拔起,他因为用力过猛,一屁股坐在地上,沾了一裤子泥,却毫不在意,举着“战利品”哈哈大笑。
佑佑则像个小考古学家,拿着她粉色的迷你小铲子,蹲在角落,极其认真地挖掘着。她不是在除草,而是在专注地“研究”每一块翻出来的土块,时不时发出惊喜的低呼:“看!小石头像鸡蛋!”“哇!这根树根好像小蛇呀!”
豆芽一如既往地细致安静。他蹲在翻松过的土地上,用小手仔细地捡拾着翻出来的小石子、碎瓦片,像在收集散落的宝石,小心地放进旁边的小桶里。偶尔发现一条扭动的蚯蚓,他会屏住呼吸,用小木棍轻轻碰碰它,看着它钻回土里,小声说:“小蚯蚓,辛苦啦,给你松松家。”
其他孩子也各显神通:有的两人一组,嘿呦嘿呦地抬走较大的枯枝;有的拿着小耙子,努力把翻松的土耙平;还有的负责用小喷壶,给刚整理好的区域洒上清凉的水珠,美其名曰“给土地喝水解渴”。
阳光渐渐升高,细密的汗珠出现在孩子们光洁的额头上,小脸蛋红扑扑的,像熟透的苹果。泥巴沾上了小手、小脸,甚至蹭到了鼻尖上,但没人喊累,只有此起彼伏的交流声和欢笑声:
“我这里挖到一个‘大宝石’(一块漂亮的鹅卵石)!谁要?”子默问道。
“哎呀,我的小铲子被土块卡住啦!谁来帮帮我?”文轩说。
“豆芽你看!我拔的这棵草根好长好长!”周乐喊道。
就在这时,正在“考古”的妞妞突然发出一声更高亢的惊呼:“快来看!快来看!我挖到‘宝藏’啦!”
孩子们立刻被吸引过去,连撅着屁股的小虎都爬起来跑了过去。只见妞妞小心翼翼地从松软的泥土里,捧出几片带着泥土的、青白色的碎片。碎片边缘圆润,隐约能看到一点粗糙的蓝色花纹。
“是……是破碗吗?”一个孩子猜测。
“不对不对!是埋在地下的‘星星碎片’!”妞妞眼睛亮晶晶的,充满想象力。
我也走过去,拿起一片仔细看了看,笑着解释:“这可能是很久很久以前,不小心埋在地里的小瓷片。看这花纹,说不定是以前住在附近的人家用的呢。它告诉我们,这片土地,已经默默养育生命很久很久了。”
孩子们发出“哇”的惊叹,看着这些碎瓷片的目光顿时充满了敬畏。妞妞更是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收集起来,说要带回去洗干净,“这是土地爷爷送给我们的礼物!”
这场意外的“考古发现”让孩子们的热情更加高涨。他们干得更起劲了,仿佛每一铲下去,都可能唤醒沉睡的“宝藏”和土地的记忆。
终于,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,原本杂乱板结的土地变得松软平整,呼吸着新鲜的空气,在阳光下泛着健康的深棕色光泽,仿佛一个舒服的大床,正等待着新的生命种子。
孩子们看着焕然一新的种植园,小脸上洋溢着巨大的成就感和满足的红晕。小虎抹了一把脸上的汗,留下几道可爱的泥印子,大声宣布:“土地准备好啦!明天我们种什么‘魔法’?”
我笑着指向墙角那架日益繁茂的葡萄藤,上面一串串青葡萄已经悄悄染上了淡淡的紫晕:“也许,是时候问问那架葡萄藤,它酝酿的‘紫水晶魔法’,什么时候可以分享给我们了?”
孩子们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那诱人的葡萄,种植园里响起一片充满期待的欢呼。翻新的土地在脚下散发着温润的气息,与孩子们欢快的笑声一起,融入了育幼园夏末的蝉鸣里。下一场甜蜜的“土地魔法”,已然在望。